近日,青島市民孫先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11月13日晚,他在市南區洪澤湖路20號樓附近墜入一古力,造成腿部受傷。記者調查發現,孫先生的遭遇并不是個例,此前,多地曾發生古力“吃人”事件,令人揪心。業內人士表示,“小井蓋”系著“大民生”,關乎城鄉居民安全,只有各部門齊抓共管,才能織密安全網,消除安全隱患。
古力“咬人”腿受傷
目前井蓋已經更換
“不知道井蓋是虛掩還是有縫隙,因為抱著孩子加上天黑看不清,突然一腳就踩進去了,幸好孩子被我拿手墊住了。”回憶事發當晚的經歷,市民孫先生仍然心有余悸。事發時,孫先生去岳母家送孩子,沒想到在路上遇到意外。
古力張口,市民孫先生受傷(受訪者供圖)
據孫先生介紹,“咬人”古力位于洪澤湖路一處路沿石上,由于事發時天色已黑,再加上古力蓋上的字體看不清,孫先生也無法確定古力歸哪個部門管。記者從孫先生發來的照片上看到,孫先生的兩腿不同程度磕傷,左腿的膝蓋處被擦出一道口子。“沒去醫院,我覺得只是皮外傷,就上了點藥。”孫先生無奈地說道。
孫先生表示,雖然自己傷勢不重,但他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的安全,事發時由于自己的保護,孩子才沒有受傷。“我后怕的是,當時孩子有些不舒服,所以是我抱著孩子。而平時孩子都是自己走,跑來跑去的,萬一出了事,就不是這樣簡單處理了。”孫先生說道。
11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事發現場,發現“咬人”古力位于人行道上,踩在上面存在異響。記者隨后將此事反映給了太湖路社區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隨后來到了現場。
經過工作人員查看,這些古力屬于污水井,他會盡快和排水公司聯系。工作人員表示,松動的古力蓋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在這一方面,他們也非常重視,此前已經排查過存在隱患的古力蓋,并已經將該問題上報,目前一些古力中已經安裝了防墜網。
根據工作人員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隨后聯系了排水四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答復稱,“樓底下的雨水管網、污水管網堵了,我們有義務投投,但是井蓋大小不合適(的問題),(我們)已經聯系辦事處了,由他們來負責這個事。”
11月22日,記者再次聯系了太湖路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他表示事發古力井蓋已經更換。當天下午,記者再次來到事發現場,發現問題古力蓋已經得到更換,新更換的古力蓋增加了種類和編號。古力周圍的地磚較之前也更為突出,安全性大大提高。記者上去踩了踩,發現新井蓋十分牢固。
不過,記者在附近走訪時發現,還有很多“問題”古力蓋沒有得到更換。其中,在洪澤湖路18號樓前發現,有一個污水井蓋沒有蓋好,踩上去會發出明顯的晃動聲響。
“小井蓋”系著“大民生”,井蓋雖小,卻與居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關。但是,由于權責不明、自然損壞和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井蓋缺失、破損、下沉等現象,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此前的采訪中,受害者的維權之路也并不順利。青島一小伙被城陽一“張嘴”古力“咬傷”,后來古力口被悄悄封死,責任單位卻難以確定。家住溫州路的一市民步行上班時,摔進一井蓋松動的古力中,后來該市民多次尋找責任單位,卻一直無果。
此外,一些小區內的古力也存在安全問題。幾年前,青島一小區發生一起揪心事故,一名11歲男孩不幸墜入該小區內一個污水井中,被找到時已經離世。據了解,小區的“物業”并沒有登記,給家屬維權帶來難題。2019年,有市民曾反映,其居住在一開放式老社區,沒有物業,古力破損存在隱患,維修問題遲遲難以解決。據介紹,小區內的污水井大多數歸相應的物業公司管理,也有少數是業主通過成立業委會自管。但是個別老社區由于沒有物業的直接管理,居民也不知向誰申報,隱患不能及時得到解決。
22日下午,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的張寶清律師。張律師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條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掘、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造成他人損害、施工人不能證明已經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窨井等地下設施造成他人損害,管理人不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可見,地下設施致人損害責任實行過錯推定原則,在主觀過錯要件上實行推定,只要未設置明顯標志、未采取安全措施,直接推定有過錯,不需要由受害人來證明侵權人存在過錯。
窨井等地下設施與受侵害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是判定侵權人是否承擔責任以及承擔責任比例的前提條件。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此事件中窨井的管理部門怠于履行管理職責,未及時采取措施杜絕事故的發生,具有過錯,應為此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張寶清律師說。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排水古力,還有通訊、消防、公安、路燈、供電、供熱等多種古力,其權屬單位、維保單位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個古力使用單位多個。據公開資料顯示,青島市建成區共有22類井蓋,涉及20多個單位、部門以及各區市政府。這些井蓋中,存在破損、缺失、蓋合不嚴等問題。
“能否讓更多的古力安上防墜網,更好地防護腳下安全?”“近年來,城市發展光鮮亮麗,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然而,有些古力管理問題成為光鮮背后的隱憂。”“針對身世復雜的古力蓋,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常態機制,以確保人們腳底下的安全。”“古力安全令人深思,有必要定期開展全面檢查。”對于守護腳底下的安全,市民網友紛紛建議。
2021年,島城多部門聯合召開“上半年窨井蓋治理工作現場調度會”,會議提出,要把青島建成區范圍內各類窨井蓋全部摸排到,做到全覆蓋、無遺漏、無盲區,明確每個窨井蓋的“管理人、產權人、使用人”,做到“一蓋一編號,一井一檔案”,并及時將井蓋數據納入數字化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并做好窨井蓋全周期性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治理工作長效機制。
此外,島城相關部門加大了對井蓋的排查整治力度,例如為古力井安裝了“防墜網”。防墜網為尼龍材質,以膨脹螺栓或鉚焊結構掛鉤的形式固定在井壁,可承受150公斤的重量。此后,每年都有修補或者加裝的防墜網。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防墜網并沒有全部覆蓋所有窨井,仍存在一定的盲區。
市民如果發現井蓋問題,可以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或者向相關物業、當地所屬的社區、街道辦事處等反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會治理格局。
構筑牢固安全網,除了職能部門,需要家庭、學校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過展開應急管理教育,讓孩子學會應急知識,提高防范意識。此外,孩子年齡小沒有辨識能力,作為監護人一定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